對于接觸和學習藝術的人來說,
看一次高質量的藝術展就仿佛享用了一次珍貴的盛宴,
會給視覺乃至精神都帶來無比的享受。
看展又好像走進一座由藝術家精心打造的私人花園,
看他(她)如何擇花,如何理枝,如何種疏植密,如何布陽撒蔭。
走進這座“花園”,就能了解這位藝術家的審美喜好與藝術情操。
本次的這座“花園”屬于羅馬尼亞被授予“人民藝術家”稱號的巴巴。
深秋的寒雨里,家長和葵籽們的身影準時出現在全山石藝術中心,
和老師們開啟這一次難忘的鑒賞之旅。
作為這場鑒賞之旅的向導,
葵里的許老師駐足在一幅幅作品前,
為孩子們進行或詳細或簡略的介紹。
巴巴的作品風格融合了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風格,
人物肖像既寫實又寫意,色調沉郁,
但這并不妨礙孩子們從自己的角度去理解。
他們一邊用自己已學的知識回答老師的提問,
一邊也和小伙伴們探討自己的觀察心得。
童言或許稚嫩,可對待藝術的態度不正應開放和大膽嗎?
藝術,讓我們更默契
藝術,讓我們更專注
雖然全山石藝術中心并未處在鬧市區,
但前來觀看巴巴畫展的人依然三五成群,
足可見這位大畫家的魅力。
還有畫家直接把畫架和畫具搬到了展館里,
進行現場油畫臨摹,
調色、揮筆,
作畫間渾然忘我。
剛好碰上這一場“直播”的孩子們紛紛頓足觀看,
算是“蹭”到了一場意外的現場教學。
這樣的邂逅正是看展的有趣之處了。
有家長說,現場看原畫的感覺,
和通過視頻、畫冊等媒介看畫的感覺,
真的是不一樣。
是的,一走進美術館,
站在比自己還高的畫作前,
那一種直擊心靈的現場感,
是媒介里哪怕再高清再還原的畫片所無法替代的。
更何況,
看畫展時聆聽解讀,互相交流,
也是非常難得的體驗。
所以,
多多走進美術館,
多多走進
承載著藝術家們畫意和精神的
每一座“花園”吧!